时间:2013-12-25 文章来源:好想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数:1796
石聚彬,小名彬妞,河南新郑小石庄人士,自小家庭贫困,睡了十年的牲口棚,贩过花生,卖过鞭炮,炸过油条,换过面条,拉过板车,背过盐包,扒过火车,当过村长,31年间不断的更换着人生的选择。生活的曲曲折折没有让他甘于平庸,反倒是之间的不断磨练让这位老伙计对周遭看似普通的一切有着不普通的感悟。1994年,他在郑州市金水路上的一家湘菜馆和人吃饭,席间男同志相互让烟,在场的女同志稍显尴尬,敏感的石聚彬感觉香烟的包装精美,如果把它装在烟盒里怎样?把圆圆的红枣放在烟盒里,弄的里面鼓鼓囊囊,很不雅观,如果做成片状,岂不方便,但是红枣的果胶含量大,做成片状,容易相粘,何不像口香糖一样,在外面包上口香糖一样锡纸的外衣。就在这样的反复推敲中。今天看起来对于老石的事业看似具有转折意义的——枣片诞生了。2009年,老石坐火车去武汉出差,途中看到户外广告牌上面写的是一种涂料的名字叫“好漆”,敏感的老石思考了一会儿,跟身旁的副总说我们的红枣深加工品种可以叫“好7”,跟“好漆”谐音,每个盒子里有七袋包装,每个星期的七天每天一包, 我看这样销路会很不错。五个月之后,“好7”诞生了,而且确实很得市场的认可。此类例子举不胜举。
认识老石,先从枣片开始。我跟老石是同乡。所以非常清楚的记得,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起,就买它的枣片,跟大多数一样,看着枣片的包装,会以为是香烟,但知道玄机以后,很是佩服它的创意,当年,老石的枣片卖到了郑州的大街小巷,如今,我工作了,老石的枣片依旧卖的很火。
第一次打通老石的电话,是下午五点,此时接近下班,领导告诉我,老石答应明天接受访问,你跟他敲定一下采访时间。打通电话,说明来意。电话的那头的回答“严重”的简单——好的。接着就是忙音声。乖乖了,大人物就是大人物,回答也是这么干脆利落。晚上在办公室加班搜集老石的所有资料,cctv年度三农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等荣誉让我对我的这位同乡肃然起敬。第二天,先是中心报题,然后拿着昨晚我准备的采访提纲按照昨晚我们敲定的时间九点打过去,结果没人接,在我执着的不断拨打后,电话上显示出了一条短信——不好意思,昨晚喝酒喝多了,今天头晕的难受,对不起,我们改天吧。好家伙,就算是好事多磨吧,回到办公室,查看报题——A类;多少冲淡了我的沮丧。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断跟老石打电话,发短信,约采访,一个电话不行,两个电话,三条短信不行五条,三天不行,五天。短信是变着花样的发,开头都是石总怎样怎样,可这个老伙计到是以不变应万变,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一天后,两天后,三天后,我终于还是给老石发了一条这样的短信——(以前的石总换成了老石)老石,你好,我知道你的工作忙,我十分的理解你,但是我希望你也理解我的工作,在接到你的选题时,其实我手上还有其他的选题,但是我知道要采访你时,我主动跟领导要了你这期节目。现在你不是什么老总或总经理,我也不是编导或者记者。咱们都有一个身份——河南人。两个河南人为了一期节目共同努力,宣传河南人,让更多的知道咱们河南出了个石聚彬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吗?如果再这样拖下去的话,选题就很可能会流产。《乡约》孙凯。 不知道是不是这条短信起了作用,周一上午开策划会的时候,老石给我打了电话,说很抱歉,前一段工作实在是太多,你看现在咱们采访行吗?我说,下午吧,现在我们正开策划会。但是我心理却很高兴。下午三点按照之前约的时间我把电话打过去,我按照采访提纲很顺利的跟老石聊了一个小时。最后电话那头他约我去郑州采访,我答应了,面对面的交流应该比在电话强很多,我还问了老石,你能保证我去的那几天你都和我在一起吗?老石一口答应没问题,我还要陪你下乡,去枣林转转。
第二天我如约赶到郑州,中午老石出去办事,我没见到他。下午老石开会,我没见到他,晚上,老石约我吃饭,地点是在饭店,起因是老石的企业明年要上市,这次吃饭是为了答谢17年见跟着老石一起创业的老伙计们,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老石。1米7的个,一身跟红枣颜色的西服,头发整齐认真的往后梳。见到我很热情,敬了我酒,说之前的事情实在太多,请你谅解。当我问到咱们什么时候开始采访,他却笑而不答。吃饭时,不断有人跟老石捧杯,老石也不断的接电话,发短信,觥筹交错之中桌上的筷子根本没动。我心理开始着急,这样下去不行啊,这次回家很有可能要完不成任务了。忽然间,我想到曾经看到过有个同事写的一篇札记《嘉宾是个大人物》说的是她采访的四川的一个企业家也是因为工作忙,很少能拿出完整的时间接受采访的体会。突然,我意识到了我遇到了和她一样的麻烦了。
晚上,回到宾馆,躺倒床上,我冷静了一下,跟这种大企业家打交道,跟普通人不一样,首先,他工作很忙,根本不可能拿出大段的时间和你聊,这样的情况下,在仅有的时间下,你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具有针对性,问话的切口要小,不要问假大空的话,要是具体的事情;查所有以前他接受媒体采访的资料,他回答过的问题,不问,向他的秘书要相关资料,必须要问他没有公布于众的资料;他没时间回答的,问他的副总,问他的家人,问和他一起创业的老伙计;其次,要让他重视你,如果今天来的是大人物,我相信老石就是再忙,也会拿出大段的时间陪同的,要给老石一个重视你的理由;第三,这三天,哪怕老石不接受采访,也要他去哪我去哪;这样子做,一个可以见缝插针的问他一些问题,再一个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了解他的性格,感受他的个性,方便自己写稿子。
方案确定,接下来的就是实施了。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是再等他的办公室主任叫我去见他,而是算准了他几点回来,自己去找他;他开会,我旁听;他不开会的时候,我去找他的副总,找他的弟弟,跟他的司机聊天。三天下来,我算了算,一共跟老石聊了三个小时,而且采访都是在见缝插针中完成。
回到北京,肖老师问我和老石相处的咋样,我说一般,并向他汇报了具体的情况。肖老师告诉我,你一定要理解他,因为他现在掌管这么大规模的企业不容易,方方面面的事情他都要操心。他反复的接受媒体采访,一句话甚至要重复上百遍,普通人尚且做不到,何况是年产值上亿的老总。听过肖老师的分析,我理解了老石。以后自己再去采访大企业家,我相信会做的很好。
12月9号,大部队开赴新郑准备录制节目。晚上和老石一起吃饭,席间原以为肖老师会和老石闲谈一番。谁知道,饭还没吃两口,肖老师就开始了采访,一个个问题发问的具体而且清晰,这个老伙计也是席间滔滔不绝。简简单单的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就挖到了很多我之前没有采访到的细节。肖老师这种老道的采访企业家的方法给我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新闻采访课,在改写稿子中,肖老师询问我,老石对农民培训发放补助的方法,你核实了没有?我随口回答到,这是我采访他的副总得出的答案,而且这个副总跟了他11年。肖老师说,以后像这种情况也是需要核实本人的,要得到第一手的资料。他忙,你可以在吃饭的时候问,在车上的时候问她,方法有很多,也不一定需要大段的时间,但是你的脑子里要始终绷着一根弦儿——我采访回来的问题都要是准确的。
老石在红枣上干出了大名堂,当问到他的红枣深加工品种为啥叫好想你时,老石说,好想你这个叫法始于枣片,它的包装新颖创新,如果配上一个特别名字,消费者一次记不住,两次,最多三次就会记得这个名称,比在媒体上做广告的效应要强,做着大买卖的老石骨子里透着商人的精明。当问到,怎么想到取好想你这个名时,老石笑而不答,说你这个称呼指代的含义要等到他六十岁的时候才会公布,现在告诉大家会影响家庭和谐。但是当我做完这期节目,再听到好想你,第一反应会是,想到河南出了个石聚彬,以及我做这期节目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