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1 文章来源:好想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数:136
今年的大典,新增圣火采集、传递等元素
大典开始前,轩辕殿前黄色帷幕缓缓而上,灯光开启,黄帝像启幕。9时50分许,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礼开始。
大典共有九项仪程,分别为: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共拜始祖、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
在“盛世礼炮”环节,现场全体肃立,鸣炮21响。之后是“敬献花篮”。“净手上香”环节中,港澳台各界知名人士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华人代表走到台前,净手上香。
“共拜始祖”环节,现场全体人员面向黄帝像,庄严肃立,满怀崇敬之情行施拜礼,深深三鞠躬。“恭读拜文”环节中,“赫赫始祖,轩辕黄帝,文明启祥,万古流芳……”主拜人登上拜祖台,以中华海内外炎黄儿女之名,肃拜恭祀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高唱颂歌”环节,来自香港地区的莫华伦、澳门地区的龙紫岚和台湾地区的颜人中以及海外华人代表王蓓蓓,和内地的学生们齐唱《黄帝颂》,同心证同根(如图)。
“乐舞敬拜”环节,舞者化身中国古代传说中羽人的形象,轻盈如羽,手臂翩跹,脚步跃动,仿若遨游长空。
“祈福中华”环节中,拜祖台上,一幅波涛壮阔的黄河画卷徐徐展开。各界优秀中华儿女代表在画卷上盖印和乙巳纪年印,以黄河为证,祝福国家安泰、海宇宁谧。
“天地人和”环节,和平鸽振翅高飞,穿越云霄,遥寄愿景。9名各界代表借由圣火台点燃手中的火炬,执炬相承,薪火长燃。
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礼告成。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拜祖大典,其中一大亮点是,典礼新引入圣火采集、点燃、传递的表达元素,彰显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同时,提升入场仪式的组织形式,体现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回家拜祖的庄重虔诚之情。优化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等仪程的具体呈现,增强大典的仪式感、感染力和文化承载力。
在“高唱颂歌”环节,56个身穿不同民族服饰的孩子,在黄帝雕像前“高唱颂歌”。这些孩子全都来自新郑市轩辕小学,而该小学已是连续多年参加拜祖大典。该校副校长赵静表示,56个孩子是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为了能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全球华人,他们已排练了十几天。
在活动现场,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也采访到了部分嘉宾,来看看他们有哪些感受吧!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明珠
第一次参加拜祖大典,拜祖是对祖先的一种尊重
当天,董明珠出现在拜祖大典现场,吸引了不少嘉宾的目光。她说,是第一次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觉得非常有意义。拜祖大典,是对祖先的一种尊重,让我们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港澳资料免费大全董事长 石聚彬
黄帝故里肩负发掘、传承黄帝文化与精神的使命
我多次参加“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今年的拜祖大典,氛围更浓。拜祖,是凝聚全球华人的一种重要形式,让全球华人认识到“同族同源,血脉相连”。
河南黄帝故里,好想你!作为新郑本土拜祖大典活动的参与者,黄帝文化的传承者,一名本土企业家,黄帝故里能够迎来全球华人来到河南老家寻根拜祖,我心里十分激动。其实,黄帝故里这个地方,一直在发掘着、传承着、发扬着黄帝文化与精神。比如说,黄帝不断地创新,使中华民族逐渐走向文明;再比如《黄帝内经》,它能让人类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让我们去更好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温铁军
黄帝文化是融合文化
黄帝文化发源于新郑一带,但黄帝文化如何从新郑出发,如何影响到周边地区,这仍需要多方进行深入探讨。
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产出的产品会产生一定的剩余,如何将剩余产品与周边地区、部落进行交换,就需要用到一定的物质载体;而由于这种互通有无,形成了因交流传播而产生的多部落集合。“所以说,轩辕黄帝作为人文共祖,是指在整个平原地带生存的多种农耕文化的聚落,最终形成了一个早期国家形态。”在温铁军看来,这种国家形态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围墙,更多是一种政治文化形态。
相比于因气候变化而南下的雅利安部族,黄帝文化是融合文化,“我们承载的是融合,是农业的剩余形成的大家之间的交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侧面印证了两种文化在根上是很难达成统一,因此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也无法“变成一个体系”。
中美商务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张福明
用演讲比赛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我已来过河南多次,但每次都有新的变化。其实,华侨华人都很重视祭拜先祖,不只清明节,平常大家一有空就会去祭拜。
我在海外连续举办了五年以“我是炎黄子孙”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很多都是“侨二代”,最小参与者年龄才五岁。不少参赛者的中文,比我们这些老华侨都要好,参赛者大多是在国外长大,但是很多选择的演讲话题,意义也非常深远,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让小孩子来传承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
虽然国外的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存在一些差距,但今年的旧金山拜祖活动,我们也请到了外国人来表演,来唱友谊之歌。未来,我们还要多做些工作,邀请更多一些的外籍华人或者是外国人来参与,慢慢地让更多人喜欢上中华文化。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王庆国
没有《黄帝内经》就没有中医
王庆国说,“我关注这个活动很久了,拜祖大典声势非常宏大,我觉得意义也是非凡的。我们中医更是对轩辕黄帝感情深厚”。
王庆国告诉记者,黄帝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中医,“《黄帝内经》是整个中医学术的奠基之作,正因有了它,中医才得以逐渐完善,才能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衍、昌盛、壮大提供最重要的卫生方面的保障。”
王庆国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与传统中医有着本质的“相似性”,“我们的先民在没有精细仪器的情况下,借助人类对宏观的观察以及亲身的实践,来总结经验、形成规律,继而把它形成理论。这一点,其实和现在的‘大数据’非常的相似,而我们中医就是从这个过程当中慢慢发展起来的。”因此,王庆国认为中医界对轩辕黄帝的祭拜有更深层次的含义。